最近几年,只要经济波动一大,全世界都可以听到令人尊敬的投资家巴菲特的“声音”。不仅仅是在伯克希尔的股东会上,也不仅仅是在各种媒体上,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有时,巴老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朴实完美,但我们的投资者实际操作起来,却总感觉有那么点儿不对劲儿。尤其最近的一些言论,甚至有些令人困惑。仔细分析后,才发现,原来最受全球民众尊重的投资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原来他也有着非常明确的国家利益倾向。可惜他倾向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和其他国家,难怪会令我们困惑。
在美国《财富》杂志预先披露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将投资品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收益投资;第二部分是不会有产出的资产比如黄金;第三部分是产出性资产。
固定收益资产看似“安全”,但巴菲特承认,全球各国每年的*带来的购买力下降使得这类资产有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但巴菲特话锋一转,号称出于流动性需求配置了2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美元。而提到无产出的资产时,巴菲特再一次重申了“黄金无用论”,即“黄金不产生价值回报、是泡沫”的观点。9.6万亿美元的全球黄金没有9.6万亿美元的美国耕地和埃克森美孚有用。最后,巴菲特先生提到他所钟爱的第三类投资———产出性资产,比如,可口可乐、农场等。
说得真好!多么完美的美国利益至上论!但我们这些非美人士一定要看明白、想明白再确认我们自己的行动。
巴菲特先生所谓的第一类资产和第二类资产,里面包含着三个需要明确的话题:黄金是不是货币的一部分?世界由200多个国家自由发行所组成的纸币体系,最终的方向是不是走向泛滥?既然美元泛滥,为什么还需要购买美元和美债作为流动性资产,而不是全人类生存所需的、即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提出的21种必需原材料?
巴菲特先生不想承认黄金的货币性,却拿着美元和美债向全世界宣布美国是最大的信用。
全球对黄金的追逐是建立在60年来美国压制黄金的基础上,是自民间到小国央行一步步浮出来的避险平台。大家没想拿黄金发财,只是想把全球泛滥的纸币包括美元换成一定重量的黄金来保留货币的生存购买力而已。大家并不希望把投机挣差价和真正的保值混为一谈,也不希望有人把象征着典型美国文化、美国消费与美国生活方式的可口可乐含蓄地强加给我们。喝茶更健康。
作为美国议员的儿子,作为美国媒体杂志的大股东,作为美国信用评估级巨头穆迪公司的大股东,作为高盛的大股东,作为美国最大再保险公司的大股东,作为曾经操纵白银的大庄家,巴老告诉我们投资美国的生产企业和坚信美国国债和美元的信用无风险,怎么看都觉得话语里有一点阴谋的味道!
简单理解,似乎巴老说得都对,但他的言论似乎又明明掩盖着什么!搞不清楚,只好拿一部分资产买点黄金避险了。不求发财,只求避险。毕竟,黄金不是信用社会人造的货币。
新闻来源:
中国新闻网
巴菲特为什么讨厌黄金?
不论其是牛市还是熊市,巴菲特(Warren Buffett)都不会欣赏那些不创造任何实物的资产。
上周末,“股神”巴菲特在其写给股东们的年度报告中称:“激励大多数黄金买家的,即是他们相信,恐惧层次将会继续增长。过去十年来,这一信念被证明是正确的。除此之外,持续上涨的金价本身也吸引了额外的购买兴趣,吸引了那些将黄金视为有效的投资手段的买家。不论‘时尚’的投资者加入任何派对,他们都能创造出自己的真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巴菲特称,如果全世界所有黄金储备(约17万吨)都被熔铸成一个大立方体,那么该立方体将价值9.6万亿美元,如果以现行金价计算的话。他说,如果拥有这么多钱,那么你就可以买到美国所有农田,外加16个埃克森美孚,并仍然剩余1万亿美元。
而假设再过一个世纪,那么所有农田将能够产生大量作物,而埃克森美孚也将能够产生数万亿的股利分红。但这17万吨黄金还是17万吨,没有任何变化。
这些解释引发了大规模持有黄金的投资者的不满,在他们看来,是“股神”巴菲特错了!然而这个场景,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此前两次所有人都认为巴菲特已光环不再时的情景。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即科技股异军突起之后几年。当时,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表现不佳,因为巴菲特并未像其他投资者一般大举买进科技股。
但事态的发展证明,是巴菲特对了。因为在随后一年,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获益颇丰,而且这一投资组合并不涉及任何与纳斯达克沾边的股票,自然也就避免了那场“纳斯达克股灾”。
第二次发生在几年前,是因巴菲特于2008年10月16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著名社论而引起,当时也恰恰处于金融危机与市场信心崩溃的尖峰时刻。当时巴菲特称他正在买家美国股票。
而这一次也跟上次一样,在金融市场经历了持续崩溃后,意外峰回路转,开始走出一波反弹行情,而且目前似乎仍未停止向上的步伐。
因此,这一次谁对谁错,尤未可知。
新闻来源:环球外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