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说:“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这种论点也被现代投资者和收藏家奉为圭臬。通过绘制曲线表来研究熊猫金币面世三十年的历程,不难发现之前20年发行量的涨幅并不大,可以说得上走势平稳。但自2002年开始,忽然转向陡势,数量剧增,中国人民银行对其的发售已经步入了迅速扩大的阶段。1982年,熊猫金币向全世界发行第一套时,一共4种款式,总发行量是14425枚。到2012年发行第七套时,不但款式方面扩充到10枚,在各款式的发行量方面更是腾飞猛涨,其中1/20盎司金币的发行量为80万;1/10盎司金币的发行量为80万;1/4盎司金币的发行量为60万;1/2盎司金币的发行量为60万;1盎司金币的发行量为60万,合计10款的发行总量高达11,475,500枚。因此发行公告甫一出台,熊猫金币的铁杆拥趸们惊讶不已,前后发行的数量竟然整整相差了八百余倍。这种情况在国内乃至世界金币的发行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自然会出现“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情况。在此,姑且略谈一让这种现象会存在什么利处与弊端,以便投资者有一个参考。
第一,大量发行的利处 1、容易普及收藏。有诗曰:“黄金如粪土”,但自古至今,黄金的魅力总是无处不在,而熊猫金币作为由央行发行的普制金币,不但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更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欣赏价值。由于以前数年的发行量偏低,普通收藏者想购得一枚是极其困难的,也就难以实现央行“藏金于民”的初衷。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今发行量激增,对满足熊猫金币收藏爱好者的集藏需要是十分有利的。
2、能够降低成本。因为投资是一项不能短期获利的商业行为,如果投资成本偏高,势必会引发投资者的忧虑心理。在前两年经济危机时,国际金价暴跌,曾一度引发投资者的恐慌,这就是明显的例证。而发行量偏少,价格自然就贵,投资成本也就水涨船高,不利于投资者们的资金运转。这几年来熊猫金币通过增加发行量解决投资者成本高的问题,是十分有帮助的。
第二,大量发行的弊端 1、投资市场饱和。据资料显示,1982年熊猫金币刚推出时,马上被抢购一空;到1997年时,投入市场的熊猫金币又迅速被消化,到2002年又是如此,这些都要归功于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但到了后面几年,由于发行量不断扩容,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对投资者自然就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升值空间有限。投资熊猫金币能否获利,最主要的是看发行量,其次才是工艺、质量及设计。一旦发行数量偏高,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如普通投资收藏者也容易找到购买途径,自然就会减少一部份投资的兴趣。当然,还有更关键的原因,那就是容易降低升值空间,从而无法获取投资利益,自然就让投资者们望之却步。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只要我们在投资时谨小慎微,把握其利处,避免其弊端,这样对自身的投资事业才有帮助。“塞马失马,焉知非福。失而复得,焉知非祸。”前人说的这句话,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过,熊猫金币毕竟由央行发行,具有非常强硬的优势,加之作为一枚纪念币,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总体来说,投资熊猫金币仍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获利项目。
来源:中国金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