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居其宏教授代表“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课题组介绍了研究情况。他说,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是指该国的物质要素(包括自然、地理、人口、政体、国防、教育、科学、文化等)、精神要素(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为内在基础的、能引起关于一个国家的整体想像的、特定的具象符号,而艺术作品则主要是指舞台艺术、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理论界目前对我国的形象定位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改革开放、安定团结、独立自主、和平崛起等。他指出,塑造国家形象是全球化语境中艺术作品的重大使命。如果说以往的创作实践更多地在一种无意识的自在状态进行着国家形象的塑造,并且以往的学术界对我国的形象定位更多是从政治层面着眼的话,那么,塑造或确立中国国家形象在今后的创作与理论实践中将成为一项自觉的、重大的使命。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说,“艺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识别艺术作品中这些国家形象的表意方式,分析这些表意符号的生成路径,进而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可以依循的国家形象表述策略,不论对于提升艺术作品的文化意义、扩大当代艺术的市场空间,还是强化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正确引导大众的心理趋向,都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战略问题。
与会专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我国艺术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标语、口号式说教仍然存在;某些评奖中的“题材决定论”强化了艺术创作中的这种标语口号式倾向。一些作品迎合西方理念和趣味,钟情于揭示中国形象的落后面,消解崇高,在国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此外,戏说历史人物导致对中国形象的歪曲,戏说革命历史题材对中国形象的误解以及大众文化中的媚俗风和游戏化等,都有损于国家形象。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专家与课题组提出了相应的修复对策和策略。他们提出,第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历史、地理、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文化资源,从传统与现实的角度分析整理我国的文化遗产,提取其有价值内容为塑造国家形象服务。第二要借鉴国外艺术作品中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第三要及时反映代表国家形象的人物、事件,对现实生活中所能反映国家形象的人物与事件予以及时地艺术处理。第四要催生一批当代艺术创作中足以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精品力作,在国内外公众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中国形象。
作者:苏丽萍 |
来源:大江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