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相连千古盼!然而,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高原铁路建设难题却使这一愿望成为一个长长的梦想。2006年7月1日,梦想成真,愿望实现,标志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青藏铁路将全线通车。为纪念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创举,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06年6月23日发行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该套纪念币采用底面镜面,图案和文字喷砂、反喷砂及多层次喷砂等铸造工艺技术,选取了青藏铁路线路示意图及铺轨机工作图、昆仑山隧道、拉萨火车站及远山、长江源特大桥及牦牛并藏羚羊加雪山这四幅画面,在方寸之间高屋建瓴地再现了人类铁路史上的这一伟大壮举,向世人展示了多项世界铁路之最。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一路爬雪山、过草地、穿戈壁、越沼泽,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层达550公里。但它也是青藏铁路全程中(全长1956公里)风景最美的路段,沿线共设有45个车站,9个观光台,每个观光台都建造了一个长500米、高1.25米的台子,供乘客远眺近观高原风景。火车还将经过昆仑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等鲜人涉足的景观区,让乘客大开眼界。同时,坐火车在青藏沿线旅行时,由于路基两侧培植了上千万平方草皮,感觉好似穿越了绿色长廊。沿线车站的建筑、站名和部分隧道也体现了藏族文化特色,使铁路与沿线优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开通后的列车在非冻土地段的时速可达到120公里,冻土地段时速达到100公里,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这意味着从青海的格尔木至西藏拉萨,行驶时间将不会超过12小时。
昆仑山隧道是青藏线上最出名的一个隧道,因为有一座很难逾越的巍巍昆仑。它是世界高原多年冻土区第一长隧,全长1686米,海拔4660米,坐落在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附近。昆仑山自古有华夏“万山之祖”的美誉,许多中国古代神话和武侠小说都与昆仑有关。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谓之“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昆仑山横贯亚洲中部,高大雄伟,盛夏时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昆仑山隧道地处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质结构复杂,自然条件严酷,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进口处有厚层地下冰,出口处为乱石堆积体,中间有裂隙水、地下水、融冻泥流等,被称为高原地质的“万花筒”,所以被列为青藏线头号控制工程。隧道建设者们设计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以钢铁般的意志,洞穿了庞大的山体,保证了昆仑山隧道顺利贯通。展现了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科技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英勇精神。
海拔3641米的拉萨火车站是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也是全线最大的客货运输综合站,更是青藏铁路标志性工程。它坐落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吾乡境内一小块背靠山、面临河的环抱形平地上,河对岸是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车站的整个建筑采用了窄窗主体倾斜的布达拉宫式建筑式样,配以全国跨度最大的白色站篷, 既与河对岸的布达拉宫遥相呼应,又与周围的蓝天、白云及远山相融,整个建筑既包含有现代建筑风格,又渗透着古老的藏族传统文化特色,是藏汉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完美句号。站立于拉萨火车站,就恍若站立在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之中。
长江源特大桥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坐落在沱沱河上,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中心地带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融区最大冻结度5米,在此建造桥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但被中铁三局的工人们攻克了,不仅实现了“争创一流”的目标,而且还比计划工期提前了307天。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提清水河大桥。它全长11.7公里,是一座一眼望不到头的特长铁路桥,高高的桥梁支柱如同排列整齐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人们的视线之外。这座桥不是为了火车通过而设,而是为了藏羚羊的迁徙通过所留下的专门通道。象这样为藏羚羊、藏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迁徙而设置的桥梁通道还有数百座,如同施工中对植被的保护一样,在青藏铁路线上,藏羚羊和植被显得同样重要。为了保障沿途野生动物的活动和迁徙不受影响,专门为动物让道而设置的桥梁通道随处可见,避绕湖泊、湿地的铁路和为保护大片湿地而专门架设的桥涵也随处可见。青藏铁路可以被称之为生态路、环保路。
全长达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格拉段(格尔木至拉萨)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十万筑路大军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凭借超人的吃苦精神、坚强毅力和现代科技,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科技难题,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写下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它从被称为“美丽的少女”之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蒙语的含义就是“美丽的少女”)的裙摆边、从被叫做“母亲河的母亲”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怀抱中、从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羌塘高原(羌塘,藏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中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的脊梁上,来到雪域圣地布达拉宫的脚下。一条史无前例的环保铁路从青海格尔木小心翼翼地走来,不惊走一只羚羊;轻盈安静地朝拉萨走去,不惊醒一朵雪莲……
此时,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青藏高原》在耳畔响起: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
此次进藏列车车厢采用特制的25T型高原列车,整个配备从车内到车外直比飞机。
供氧系统可自动供氧
青藏列车配备了充足的制氧系统,应对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供氧系统采用整仓加氧,可根据车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自动控制制氧机的运作,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始终保持在人体舒适的水平,克服旅客的高原反应。在硬座下、每个卧铺床位旁,都单独配有氧气吸口,以保证旅客的充足供氧。
真空集便器环保排污
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极高,如果旅客在列车厕所排便,顺车而下的粪便将影响沿线生态。为此,青藏列车专门在车内设置了真空集便器,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将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集中在集便器里的污物,最终用环卫车直接通过接口吸走。
车窗可防紫外线和风沙
由于高原上有很强的紫外线和风沙,不仅对客车的寿命以及运行性能影响较大,也影响旅客舒适度。为此,车窗玻璃选用低辐射中空玻璃,紫外线透过率不超过13.3%,经过滤后,车内紫外线强度与平原环境基本一致。
列车车体采用双层密闭增压技术,以保持车内空气密度,让乘客如同身处平地,不会因高原反应而不舒适。新风道内安装的滤沙尘装置,采用全新结构,可防止风雪风沙进入。
餐车内设吧台和酒柜
列车内部设计也彰显人性关怀。硬卧车厢采用包厢设计,每6个床位算一个包厢,加宽的卧铺更舒适。 同时,在每节车厢前端的电子显示屏上,中藏文均有显示。旅客如果要上卫生间,只要看看显示屏旁的卫生间指示灯,当它亮着时,表示有人在,灯灭时表示卫生间无人。
车内物品全部采用汉语、藏语说明,部分装备还有英文标志。此外,整个餐车内部的吧台、酒柜让整个餐车更高雅,让客人旅途更安适。
写完此文,心情感到些许沉重。本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金银纪念币”题材和立意都不错,虽说未与长城齐名,也已是载入史册的伟大壮举。作为新时期四项伟大工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之一,应是个收藏的好品种,而且有一定的收藏群体:10万筑路大军和与之相关的外围群体,为了“难忘的纪念”,他们会有收藏意向;铁路沿线的民众也会有收藏意向,因为这条铁路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扶持。同时,他还具有政治题材,或许能满足特定的政治需要。
然而,就是这样一枚币,当它还未发出,就已被大家骂作“垃圾币”!垃圾者,物无所值也!细究原因,皆因价高惹得祸!我们随便拿一个币与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金银纪念币作个比较,请看下表:
发行年份 面值 规格 重量 成色 质量 发行量
青藏铁路:金 2006 100元 22mm 1/4oz 99.9 精制 16000 (最大)
龙马精神:金 1992 25元 22mm 1/4oz 99.9 精制 5000
青藏铁路:银 2006 20元 40mm 1oz 99.9 精制 36000 (最大)
龙马精神:银 1992 20元 45mm 2oz 99.9 精制 6000
目前,中金网“青藏铁路”订购价套币2480元、单银币480元;上海“龙马精神”套币售价2200元。两厢一对比,分晓自明,所以都认为将重蹈“岳麓书院”覆辙,大家一致看跌。
再好的题材也应该合理定价才是,包括奥运币。现在,“青藏铁路”单银币定价480元,就是筑路工人也不一定会收藏。而且他们为此流血流汗,贡献出青春年华,还叫他们掏冤枉钱,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当然了,招数总会有的,比如给他们一个特殊价。但对他们特殊就是对另13亿人的歧视。入世多年,这个道理总该明白。所以惟有定价合理,才能双赢。
其实,关于定价这个话题一直是个焦点,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有苦口婆心,有猛烈抨击,然而看到的依旧是我行我素,原因何在?令人深思!